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科研进展

2019年度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病原体宿主适应与免疫干预交流总结会议顺利召开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9.02 文章来源:

    9月1日,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病原体宿主适应与免疫干预2019年交流与总结会议,在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召开。前沿科学与教育局领导张永清副局长、路浩主管参会,依托单位中科院微生物所所领导,钱韦副所长、李俊雄书记、向华副所长、杨永峰副书记出席会议并听取专家汇报。

    钱韦副所长首先代表微生物所欢迎参加会议的领导与专家,他指出,病原微生物与免疫研究,关系着我国的传染病防控和治疗,关系着我国人口健康重大需求。“病原体宿主适应与免疫干预”专项是第一个以微生物所为依托单位的先导专项,专项执行一年以来取得丰硕成果,在专项总体组专家的有力带领下,在依托单位微生物所全力支持下,未来专项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张永清副局长代表前沿科学与教育局肯定了专项执行1年来,在专项首席和总体组的领导下,通过各个项目和课题组的努力,已取得了一些有影响的重大科研成果。张永清强调,先导专项就是要先行先试,通过前瞻性研究,发挥引导作用,产生重大成果,在国家战略层面促进相关重大项目的设立,希望病原体宿主适应与免疫干预专项的全体专家牢记这个初心,继续开拓创新,让“病原体宿主适应与免疫干预”专项在未来书写新的篇章。

    在全天的会议中,专项领衔科学家高福院士和专项总体组专家闫锡蕴院士,田志刚院士,张先恩研究员,唐宏研究员,刘翠华研究员,毕利军研究员,严景华研究员,崔宗强研究员等,与来自北京,武汉,上海,合肥等地的13个科学院研究所,共55位专项科学家,就项目执行一年以来所取得的成绩与未来重要科学问题开展了汇报与交流。55位承担专项任务的科学家分别按照病毒溯源、跨种传播及致病机制,病原菌的致病与耐药机制,病原体免疫应答与免疫逃逸,免疫干预新理念、新策略,感染与免疫研究的新方法新技术五个项目方向,就所承担课题的总目标、一年以来取得成绩、未来关键科学问题进行了报告。

    首席科学家高福院士在发言中强调,本次会议为专项各个科学团队提供了相互学习借鉴、交叉碰撞的机会。保障与服务健康中国2030是“病原体宿主适应与免疫干预”先导专项的“初心”。顶天立地,人才集群是专项健康发展的关键。一年以来多项“顶天”的科研成果发表在Cell或Nature杂志,标注专项的PNAS影响因子以上文章多达52篇。与此同时一大批以“立地”为目标的产品得到实质性推进。MERS疫苗、治疗性PD-1抗体、诺如病毒广谱疫苗、新型狂犬病疫苗等实现技术转化或获得临床申请受理;结核耐药检测技术,首台“临床单细胞拉曼耐药性快检仪” 等获得体外诊断注册证或实现样机并实地示范;多种基于NK细胞的细胞治疗手段已经开展临床实验。人才培养是专项的持续取得突破的动力,专项执行一年以来,科学家队伍获得了包括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第十一届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万人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和优秀青年基金等荣誉称号与经费资助,保障了专项在未来发展中不竭的动力。专项的目标就是要联合全院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的研究人才、资源和平台设施,顶层设计,重点突破,力争在新生突发传染病溯源、跨种传播与致病机制等领域引领国际;在结核、肝炎等慢性传染病感染的免疫逃逸机制及感染导致的肿瘤等领域立于国际前沿,同时建立新型疫苗、抗体及细胞治疗的传染病及肿瘤医学转化平台。通过本专项的实施,力争到2023年,使中国科学院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科领域水平总体达到“国际一流”。

 

高福院士讲话

中科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张永清副局长讲话

会场情况

与会人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