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研成果 > 成果奖励
获奖名称: 转基因741 杨
获奖编号: 2004-F-202-2-01
登记人:
获奖题目:
成果介绍:
项目所属科学技术领域:林业生物工程主要内容:转基因受体树种为1974年育成的经过两次有性杂交的优良白杨派新品种,其杂交组合为[银白杨×(山杨+小叶杨)]×毛白杨。杂交优势突出,材积生长量超过毛白杨50%-70%。为基本不飞絮的败育雌株。木材具有优良的物理力学性质,树干通直,形态酷似毛白杨。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了两个不同杀虫机制的基因。即在一个表达载体上构建了部分改造的Bt基因Bt Cry1Ac和慈菇蛋白酶抑制剂基因API。符合延缓害虫产生抗性和扩大了杀虫谱的策略。从1998-2002年,在实验室内和试验地上两种环境条件下,进行了5年饲虫试验研究。测试的昆虫均为鳞翅目的害虫:杨扇舟蛾,舞毒蛾,美国白蛾,杨小舟蛾等高抗无性系(一龄)死亡率达82.6%-100%。分子生物学检测Bt Cry1Ac和API基因导入转基因741杨基因组中,且为单拷贝插入。适于栽植在我国北纬30°~41°,东经105°~125°的范围内。为河南、山东全省,京津两市,河北长城以南以及坝下地区,陕西关中一带,山西晋中、南各河流流域,安徽北部、淮北平原,江苏东北部,辽宁南部,甘肃天水、兰州以南等地区。其适栽区还可往北扩展到内蒙古河套平原区,往西扩展到宁夏黄河冲击平原以及山西大同盆地,可试栽到我国西部河北杨、新疆杨的分布区。应成为速生丰产林工程建设和平原绿化的首选树种之一。特点:①在国内外首次报道用分子生物技术获得转双价抗虫基因741杨。在一个植物表达载体上构建部分改造的Bt Cry1A c和API也是首次报道。②两次杂交的亲本均是我国乡土树种,抗逆性强。③抗虫性研究深入,内容有对鳞翅目害虫的毒杀率、对尚存活昆虫生长发育的抑制,抗虫性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以及生态抗虫性。④木材材质为杨树中最优者。应用推广情况:按国家对转基因动植物安全评审标准,转基因741杨历经小试、中试、环境释放,已于2002年12月12日获准商品化生产。已在适生区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陕西等9处建立了育苗基地,育苗1000万株。在山东荷泽以混农林业栽培模式拟营造200万亩速生丰产林,在10年建成,已造林2万亩。
主要完成人: 郑均宝、田颖川*、梁海永、高宝嘉、杨敏生、王进茂
获奖类别: 国家科学技术发明奖
获奖等级: 二等奖
授奖部门:
获奖时间: 2004
开始日期:
结束日期:
完成单位: 河北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