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长:张立新 博士、研究员 | |||||||||||||||||||||||||||||||||||||||||||||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微生物天然产物库的建立、高通量活性筛选、利用合成生物学方法提高其产量和效能的研究。 研究内容及意义 (1)建立和完善微生物菌种资源库、天然产物库和宏基因组文库:分离和保藏多种可培养的微生物及次级代谢产物基因簇,尤其是针对海洋微生物以及稀有放线菌和真菌; (2)高通量筛选获得活性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应用包括抗细菌(尤其是结核杆菌)、抗真菌、抗癌、抗病毒、抗biofilm、针对分子靶标14-3-3、病原宿主互作等筛选模型,从我们特有的上述库中筛选活性产物,分离和鉴定纯化合物; (3)通过系统生物和合成生物学方法提高微生物代谢产物产量。 | |||||||||||||||||||||||||||||||||||||||||||||
|
![]() | ||||||||||||||||||||||||||||||||||||||||||||
学习经历 1986.9-1990.6 山东大学微生物系 本科生 1990.9-1994.9 中国科学院应用生态研究所微生物制药学 硕博连读 | |||||||||||||||||||||||||||||||||||||||||||||
工作经历 1994.12-1998.6 美国爱默瑞大学药理学 博士后 1998.07-1998.12 美国爱默瑞大学药理系 助理教授 1998.12-2001.10 美国Microbia生物制药公司 Sr. Scientist 2001.10-2003.12 美国CETEK制药公司 Section Head 2004.1 -2006.2 美国SynerZ制药公司 President 2004.10-2006.2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研究员/博导/海洋微生物天然产物药物研究室主任 2006.2- 至今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研究员/博导/结核药物研发中心主任 | |||||||||||||||||||||||||||||||||||||||||||||
获奖情况 2003年,美国西门子国际科学竞赛优秀导师奖 2007年,中国科学院王宽诚科研奖金获得者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第二届国际抗感染大会优秀报告论文奖; 国际抗真菌药物与真菌感染诊治卫星会议获评唯一优秀论文奖。 2010年,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优秀导师奖 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杰出青年A类)获得者,年度中科院“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称号,“绿色生物农药阿维菌素高产菌改造及其产业化研究”荣获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排名第一 2012年,国家科技部973项目首席科学家 2014年,荣获首届“罗氏中国青年科学家奖” 2015年,“神九搭载硅链霉菌生物肥料的研发与应用”荣获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名列第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杰出青年A类)终评优秀 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 |||||||||||||||||||||||||||||||||||||||||||||
国际组织与期刊任职 International Chemical Biology Society(ICBS)President Elect Society for Laboratory Automation and Screening(SLAS)亚洲委员会主席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he Biology of Actinomycetes (ISBA)董事 《Synthetic and Systems Biotechnology》 主编 《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副主编 《Frontiers in Synthetic Biology》 副主编 《中国抗生素杂志》 编委 《中国生物工程学报》 编委 | |||||||||||||||||||||||||||||||||||||||||||||
兼职教授 美国康奈尔大学客座教授(Visiting professor)2012-2014 美国哈佛大学客座教授(Visiting professor)2013-至今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顾问(Advisor)2014-至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兼职博导 安徽大学兼职博导,特聘教授 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 | |||||||||||||||||||||||||||||||||||||||||||||
工作人员 刘雪婷 副研究员 宋福行 副研究员 代焕琴 副研究员 刘 梅 高级工程师 徐 岚 高级工程师 苗 靳 助理研究员 博士后 何文妮、张敬宇、马荣、徐峥、谢峰 在读博士生 陈金松、贾晓鹏、刘苗苗、黄佩 在读硕士生 张丽、韩建营、李耀、王秋水、赵宇、何宏韬、宋治军 联培研究生 孙安徽、沈春雪、王钦钦、胡逸灵、代盛旺、周莉 客座研究生 纪增春 聘用人员 李少凤、贾秀玲 已毕业硕士生:9名 已毕业博士生:13名 已出站博士后:6名 西部之光学者 张新军、倪永清、茆军、贠建民、万一、李文军 培养的国外博士后:7名 Sarah Stanley(美国) Elizabeth Asforth(英国) Wael Mostafa(埃及) ChandrakantKokare(印度) Krishna Bolla(印度) Abiodun Adebayo(尼日利亚) Julien Briffotaux (法国) 培养西部之光学者:6名 国外主要合作者 Karl Barry Sharpless 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中科院“爱因斯坦讲习教授”计划获得者 Frederick M. Ausubel 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 中科院“爱因斯坦讲习教授”计划获得者 Marcel Jaspars 英国阿伯丁大学教授 中科院“外国专家特聘研究员”获得者 Richard Calderore 美国乔治城大学教授 中科院“外国专家特聘研究员”获得者 Haian Fu 美国 Pinghua Liu 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 Eriko Takano 英国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教授 Tom Hsiang 加拿大 | |||||||||||||||||||||||||||||||||||||||||||||
课题组研究平台
| |||||||||||||||||||||||||||||||||||||||||||||
代表专著和论文
| |||||||||||||||||||||||||||||||||||||||||||||
授权专利
|